
新聞資訊 /NEWS EVENTS
資訊詳情
羽絨服行業搶抓適度時尚 著力“思變”
瀏覽次數:
日期:
2022-03-09 11:57:12.536
自從2003年,國外戶外專業羽絨服進入中國市場,羽絨服在中國有了幾年的大好光景。但隨著市場的疲軟,加之2006年暖冬,羽絨服銷售開始大幅下降;直到2009年異常的天氣,又給羽絨服行業帶來了久違的“暖意”。 2009年,一場寒冬讓疲軟了三年之久的羽絨服市場頓生一股暖意。據國家統計局對規模以上企業統計結果顯示,2009年我國羽絨服裝產量為2.43億件,同比增長4.35%。據海關總署統計,2009年我國羽絨服裝出口4313萬件,同比增長0.58%,出口額10.43億美元。
寒冬是羽絨行業的“溫暖”季節 2010年入冬前全球的“千年極寒”論就已預示著這個“賣炭翁”行業還會繼續回暖。剛進初冬,市場上羽絨服的銷量及價格就已經證明了行業的回暖。在各大商場,羽絨服都是熱賣,而且價格動輒就是上千元。 面對如何“明媚”的冬天,羽絨生產商們開始了一股“掘金寒冬”的熱潮。盡管原材料及勞動力上漲,但絲毫不會消減這股熱潮。 雅鹿推出了以金朵絨、金料子、金裁剪、金工藝四項核心競爭力的新產品;艾萊依則以“艾回憶”為主題的女性羽絨服;領軍者波司登在大眾化路線中稍加時尚的風格等都有獨領新一代的苗頭。 短短幾年的時間,中國羽絨行業就如同過山車一樣,高低起伏。這一切昭示著這個行業是時候“思變”下未來該如何引領時尚與主流。
時尚新思維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觀念的變化,羽絨服不單是保暖的訴求對象。消費者更注重的是個性和時尚,特別是年輕人群,他們追求的是灑脫、舒適、隨意、放松的時尚個性。而以往羽絨服大部分主要還是注重保暖,忽略了時尚元素,這相比其他服裝,在冬天還穿羽絨服有點“土”。 為此,在2006年羽絨服市場處于困頓之時,一些企業為了尋求突圍之路,開始了“羽絨時尚化”的嘗試。2007年,一向傳統的羽絨服行業集體走時尚化路線,這一轉變或多或少地激活了這些市場,讓銷量有所增加。
在這一時期,專注時尚的品牌在市場中快速崛起,市場綜合占有率明顯提升。但是對于綜合占有率,國外品牌的入侵不得不引起業內的深深思考。數據顯示:2007年、2008年市場綜合占有率排名11-20位的品牌中,外資品牌僅有1個,2009年則增長到3個,前20名品牌中,外資品牌市場綜合占有率所占比重也提高了近3個百分點。